常规医疗理论和实践源于生物医学模式,其物质主义的本质导致了对结构的关注胜过对功能的关注,因此很难向接受这种教育的医生介绍康复系统的观点。康复系统是个功能性系统,不同于消化系统或循环系统,不是各种可以准确描摹的结构的总汇。在这方面,东方医学又一次胜过了他们的西方同行,传统中医学强调功能胜过结构,因此能够理解人体组织拥有一个防御性功能圈,可以通过刺激它来促进康复。他们相对西医很早就知道那些所谓“无用”的人体器官一扁桃腺、腺样体、胸腺和阑尾都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更糟的是,在有关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生物医学模式不考虑或者完全抹杀了心理方面的重要性,代之以完全的身体因素。以我的经验和观察来看,心理常常是康复真正的策源地。尽管公众对身心联系的兴趣越来越大,专业人士对此的关注却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上。
不只是教学受到这种局限性的影响,研究也是如此。研究产生的信息将进入医学院的课程中,如果不进行研究,就只有逸事证据存在。医学研究的疾病导向非常明显,看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就知道了,里面全是些疾病研究所一一癌症研究所,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关节炎、肌肉骨骼及皮肤病研究所,糖尿病、消化与肾病研究所,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等等。健康与康复研究所在哪儿呢?
关于康复的研究甚少,而且范围非常狭窄。研究者注意到了一种非凡的现象——自发的好转,但是好转不是康复的同义词,“好转”这个词意味着病情暂时减轻,但很可能会复发。而且,好转与癌症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我看来,癌症是一种特例。如果我们只看到或者主要看到癌症自发好转,我们得到的就是关于康复系统的片面认识,不能揭示它的全部活动和潜力。
当医学院的学生结束了课程学习到教学医院的病房临床实习时,他们所受教育的不平衡又被接触到的疾病强化了。三、四年级的学生及实习生。住院医生和研究员沉浸在住院医疗的世界里,他们见到的病人不但不能展现全部的疾病种类,而且呈现的是一个不准确的样本——住院的全是病得最厉害的人。在这个群体中,康复反应比一般人群要少得多。如果治疗的对象主要是生命垂危的病人,你自然会对治疗结果持悲观态度。
这些关于医学教育的基本事实一只关注疾病而忽视健康,医疗观念的局限性,缺乏研究,以及由于接触最没希望康复的病人而形成的片面经验,足以说明医学悲观主义的成因。然而,产生这一悲观主义的深层动机从未被探讨过,也很少有人思考,它与最初人们为什么要当医生有关。
当我问学生为什么要学医时,通常得到的答案都是可以助人、地位优越、工作稳定、生活无忧。我认为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因素,那就是,从医给人一种掌握生杀大权的幻觉。对付恐惧死亡的一个办法,就是从这种幻觉中求得安慰。但是,每当病人无法好转,特别是死亡时,医生都必须面对一个事实——他们所谓的控制权是虚幻的。预测将会出现不好的结果能给医生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如果病人好转,医生会感到惊喜,并将功劳归于自己;如果病人病情恶化或者死亡,反正医生已经预测到这个结果,因此情况好像仍在掌控之中。可以说,医学悲观主义是对付不确定因素的心理防线,可这并不能成为它存在的借口,也不能因此减轻其对病人的影响。事实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宇宙中,并没有控制生死的权力,我们确实拥有的只有了解人体如何自愈的能力,而人体能够自愈这个话题本身就令人欣慰,能让医生和病人都有理由保持乐观。
(医生肯定是疾病专家,否则不可能成为医生,但疾病专家,尤其是专科疾病专家是健康专家吗?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医生=健康专家。这个=多数画不出来的。
古中医时代,疾病专家与健康基本一致,但后来呢?有些中医可能是,有些不是,已经退变为单纯的疾病专家,只是中医对病的认知与西医有区别。)
——摘自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安德鲁·韦尔的著作
绿色字体是三益康养的注释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益的信念:益己益家益众生。 在一个高度竞争性的世界里,我们的基因生存下来……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
俞益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担任中国功能医学研究院杭州分院院长、杭州市健康促进协会......
三益是这个词是想给人予健康“启蒙”。 未曾想过,我走上健康专业人士之路。我这个人,有点小想象,但从来就没......
三益康养医学顾问 分子生物学博士 美国伊利诺大学原医学院教授美国自然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功能医学医生集......
三益康养健康管理顾问 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组专家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理事苏省健康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
三益温泉康养顾问 箱根集团 董事长亚太(重庆)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研究院 院长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 副会......